科技资讯
(2023.5.26)
目录
通知/公示 2
1、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组建资助申请指南》的通知。 2
2、关于开展第二届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揭榜”推进活动的通知。 2
国家部委项目 3
1、关于发布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3
广东省市项目 5
1、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23年度知识产权领域专项资金(保护类)资助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5
通知/公示
1、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组建资助申请指南》的通知。
《2024年度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组建资助申请指南》已发布,请各有关单位按照指南要求积极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网上填报受理时间:2023年5月26日——2023年6月25日(截至18:00)。申报单位需在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完成申报,申请时无需提交纸质材料,我委将另行通知提交纸质材料的时间和方式。
一、申请内容
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培养人才、支撑产业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组建资助。
重点支持领域:围绕我市“20+8”产业集群和基础研究“深研”中长期规划,即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与时尚、高端制造装备、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海洋经济、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数理科学与交叉前沿、碳中和与环境生态、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城市治理与公共安全等相关领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开展主动布局。
对于已布局市重点实验室的细分领域,不进行重复布局。
三、支持强度与方式
支持强度:支持数量受科技研发资金年度总额控制。每家申报单位最多立项2个,单个资助最高500万元,企业类实验室资助额不高于项目总预算的50%。
支持方式:事前资助。
详见附件1:2024年度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组建资助申请指南.docx
2、关于开展第二届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揭榜”推进活动的通知。
为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国务院国资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开展第二届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揭榜”推进活动(以下简称揭榜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聚焦特种机器人产业链,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整机产品、创新场景等四大类共计50项攻关榜单(榜单目录见附件),组织动员全社会创新主体揭榜攻关。具体安排如下。
1.报名征集(5月)。动员各类创新主体参与揭榜活动。
2.攻关辅导(5月至6月)。依托专业力量对揭榜评比标准和打分细则进行解读和辅导答疑。
3.测评比选。采用技术方案和实物测试两轮评比。第一轮技术方案评比于2023年8月开展,第二轮实物测试评比根据具体榜单攻关进度择期开展。
4.结果揭晓及展示交流。发布揭榜活动攻关成果,展示优胜成果,提供技术交流、定向推介等服务。
二、活动申报
(一)申报要求
全国具有创新能力和较高成长潜力,在特种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从事先进技术与产品科研生产活动,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企事业单位和具有自主创新成果的团队。
1.企事业单位:依法注册成立,其中企业注册时间不少于1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揭榜成果涉及的技术、产品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于揭榜单位,无知识产权纠纷或商业纠纷,无不良记录
2.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不少于3人。揭榜成果涉及的技术、产品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于创新团队或其所在单位,无知识产权纠纷或商业纠纷。
(二)申报程序
申报主体需遵循“揭榜报名—资格确认—榜单申领”的申报程序,登陆国家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公共服务平台(www.xjjszh.org.cn)活动专栏下载报名材料,按照法人单位和创新团队不同类别填写报名表,并于5月31日前向组织推荐单位提交审核。通过资格审核的申报主体即成为正式揭榜方,可向对口组织推荐单位申领榜单。各地对口组织推荐单位联系电话获取方式附后。
(三)成果报送
揭榜方按照技术方案、原型样机等两类揭榜成果分别报送。其中技术方案类成果报送,可在活动专栏下载“解决方案报告框架模板”,并于2023年8月10日前提交成果信息(含2份纸质版材料及电子版文件包光盘)。报送信息不得涉及国家和商业秘密(收件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7层,邮编:100048,信封注明:“揭榜攻关”);原型样机类成果将结合后续攻关情况组织报送。揭榜活动日程安排将通过国家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发布。
三、奖励与支持
根据揭榜攻关测评比选结果,发布优秀揭榜方案、揭榜优胜单位,并将揭榜成果以多种形式向有关应用单位定向推介;引导各地有关专项资金支持揭榜技术攻关和揭榜成果转化;推荐揭榜优胜单位优先入驻有关产业基地、园区等;提供其他配套支持措施。
四、咨询联系方式
揭榜活动有关事项可通过以下方式咨询:
(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1.活动安排及报名咨询 刘京运 010-88558886 /15010668704
王莉莉 010-88559742 /13911117219
2.榜单技术咨询 梁学修 15010664188 余 娴 13683141700
3.材料接收 陈 亮 010-88558766 /13661241985
4.对口组织推荐单位联系方式咨询 刘政鑫 18301663857 盖晓西 18610723424
(二)工业和信息化部 梁明利 010-68205805
附件2:揭榜攻关榜单目录
(发布时间:2023年5月24日 发文单位:特种机器人产业链专项工作组)
国家部委项目
1、关于发布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发文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年5月24日
截止时间:2023年6月29日
摘要:
水圈是地球独有的特色圈层之一,水圈环境中生活着数量巨大、遗传与代谢方式多样的微生物,它们驱动碳氮硫等地球重要元素的循环,是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调控者。但是,人们对不同水圈生境中微生物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代谢方式,与生境相关的调控规律、与环境的互作机制,以及对碳氮硫等重要元素循环的贡献等认识十分有限。
本重大研究计划选择典型水圈生境,聚焦与生命活动密不可分的碳氮硫等重要元素的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通过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化学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深入研究及深度交叉,结合新技术手段及平台的开发与利用,开展全面、系统、动态、定量研究,揭示水圈微生物驱动碳氮硫循环、特别是温冷室气体(CO2,CH4,N2O,DMS等)排放的机制,深化水圈微生物对关键水域碳源汇过程的贡献及其机制的认知,支撑生物技术创新,为保护水圈生态功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选择代表性水圈生境,聚焦碳氮硫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学科交叉和技术创新为导向,在物种、群落、代谢途径、生态互作和环境响应等多个层面,阐明驱动碳氮硫循环的水圈微生物群落形成和演替的规律以及与环境互作的机理,解析其能量利用与代谢机制,揭示其驱动碳氮硫循环的过程与机理,探索其与碳源汇过程、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的关系,深化对生命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与协同演化的认知。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围绕水圈生境中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新机制的发现及其生态响应,拟解决以下核心科学问题:
(一)水圈微生物驱动碳氮硫等元素循环及温冷室气体排放的微观机制与宏观生态效应。
(二)碳氮硫元素循环的水圈微生物群落形成和演替及其与环境互作的机理。
(三)水圈微生物能量获取与物质代谢的新途径及新调控机制。
三、2023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本年度以“集成项目”的形式开展资助工作。围绕上述核心科学问题,进一步聚焦代表性水圈生境,开展跨生境、多层次、多尺度的研究,加强数据整合共享,实现成果集成和认识升华,力求在水圈微生物新类群组成及其结构与功能、能量获取与物质代谢新途径及调控机制、驱动碳氮硫循环的宏观生态效应等方面取得系统性重大突破,提升对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重要元素循环以及碳源汇机制的整体认知水平,为保护水圈生态功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施“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在本重大研究计划前期执行的基础上,本年度在以下研究方向开展项目集成。
(一)深海微生物的演替与演化。
在前期研究揭示深海微生物在高压下的碳氮硫循环新途径及其高压适应新机制的基础上,选定若干深海/海沟生境,利用深海/海沟原位长周期监测和采样装备,引入时间序列变化指征,揭示深海微生物群落和活性功能在昼夜、季度等尺度的演替特征,并探讨其与长周期演化的关系;探明在深海高压下微生物群落及其驱动的碳氮硫元素循环随时间变化的周期和趋势;明晰微生物群落演替和演化过程与深海高压的关系。
(二)内陆水体与海陆交汇带微生物驱动碳氮循环的机制。
汇聚并整合分析代表性内陆水体和海陆交汇关键带等水圈生境微生物系统调查及相关实验数据,揭示水圈多生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对比分析不同水圈生境微生物驱动碳氮循环的关键过程,并探明这些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理,提升对水圈微生物群落分布规律、驱动碳氮循环机制的认知。
(三)水圈微生物驱动碳氮硫循环的代谢新机制。
揭示典型水圈微生物感受环境碳氮硫水平并调控自身代谢的新机制;解析水圈生境中微生物协同促进碳氮硫循环的代谢耦合关系与机理;阐明水圈微生物非传统能量利用的机制与生态学效应。
(四)水圈碳氮硫循环中重要难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生理生态功能。
在前期研究获得水圈微生物碳氮硫代谢重要新类群富集培养物的基础上,采用创新思路和方法,力争获得纯培养物或稳定的富集培养物,解析新发现微生物类群的代谢途径及调控规律,提高对水圈碳氮硫循环中重要微生物及其生态功能的认识,探索水圈微生物在“双碳”生物技术创新中的应用。
(五)水圈微生物病毒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
在前期研究已获得水圈微生物重要新病毒或建立病毒创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离水圈重要微生物病毒新类群并建立病毒-宿主研究系统,揭示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与宿主的互作机制以及生态功能;解析特定水圈环境微生物病毒的多样性、对宿主群落结构的调控及其机理,探讨病毒在水圈碳氮硫循环中的作用及其环境应答。
四、2023年度资助计划
拟资助集成项目5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为250-35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1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为“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
其他详见: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9395.htm
广东省市项目
1、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23年度知识产权领域专项资金(保护类)资助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发文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4日
截止时间:2023年6月16日
摘要:
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市监规〔2020〕3号)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领域专项资金操作规程》(深市监规〔2022〕10号)有关规定,现公开发布《2023年度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领域专项资金(保护类)资助项目申报指南》,符合条件的单位均可按照有关规定和申报指南要求提交申请。
一、申报受理时间
2023年5月25日9:00至2023年6月16日18:00。
二、申报事项名称
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资助
三、申报项目类别
(一)知识产权国内维权能力提升资助
(二)知识产权海外维权能力提升资助
(三)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经营审查资助
(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治理能力提升资助
(五)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资助
(六)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与创新资助
四、申报方式
上述项目实行全流程无纸化申报,各类资助的申报网址、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咨询电话及其他要求请详细阅读对应的申报指南,按照申报指南的具体要求和说明登录申报系统进行线上操作。申报单位需要在广东政务服务网注册账户进行申报,请牢记用户名和密码,账户管理相关事项可联系广东政务服务网公众服务渠道。
申报指南详见:
http://www.sz.gov.cn/cn/xxgk/zfxxgj/tzgg/content/post_10605048.html